京族哈节:来自海洋民族的文化盛宴

丰盛的京族美食

正在“坐蒙”听“唱哈”的京族人

独弦琴艺术传承人苏春发用独弦琴为“哈妹”伴奏


(资料图片)

浩浩荡荡的迎“海神”队伍,开启哈节的序幕

哈节迎“海神”仪式

迎“海神”队伍归来

歌舞表演敬哈节

升国旗,提升爱国情怀

天灯舞表演

传统渔业体验活动—踩高跷

传统渔业体验活动—拉大网(资料图)

传统渔业体验活动—耙螺

京族服饰展示

扫一扫 一同走进2023年京族哈节

□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 盛 韦英奇 向 阳 廖 凌

京族哈节,又称“唱哈节”,也就是京族的歌节,是京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,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京族哈节的形成源远流长,民间传说颇多,歌仙来到京族三岛的传说是其中之一。相传在很久以前,一位唱歌委婉动听的神仙路过京族三岛,看到京族人民下海捕鱼常受恶龙的困扰,于是教会他们制服恶龙的办法,让出海劳作的京族人民都能平安归来。人们因此兴建“哈亭”来纪念这位歌仙,尊其为“歌祖”,并定期在哈亭以唱歌和传歌的方式来赞美歌仙,渐成节俗,形成哈节。哈节集京族文化于一体,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,集中展现出京族的传统文化。

哈节文化主要分布于京族聚居的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(氵万尾岛、巫头岛、山心岛)以及红坎村。哈节举行的时间和其他民俗节日有些差异,各村不一,氵万尾村是农历六月初九,巫头村是农历八月初一,山心村是农历八月初十,红坎村是农历正月二十六。哈节的活动历时三天,京族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来到海边把“海神”迎回哈亭敬奉,举行“迎神”“祭神”“唱哈”“送神”等活动,祈求人畜兴旺,五谷丰登。

京族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。京族人常年居住在海边,以海为生,敬仰海洋,孕育了浓厚的海洋文化。在长期与风浪搏斗求生存的环境中,形成了独特的祭海民俗事象。“迎神”是哈节的一个重要环节。哈节的第一天上午,京族人民组织队伍打着罗伞、抬着神案,在鼓乐声中到大海边迎“海神”回哈亭。传统的哈节,引人关注的还有“唱哈”、独弦琴艺术表演和京族歌舞表演,通宵达旦,歌舞不息,京族人民把哈节演绎成为歌唱友谊、歌唱爱情、歌唱生活的文化盛典。哈节所演唱的民歌称为“哈歌”,“唱哈”的主要角色有三人,一男两女,男的叫“哈哥”,一人弹独弦琴伴奏;女的叫“哈妹”,轮流担任主唱。歌唱内容包括民族历史、传说故事、爱情和友谊。哈节礼仪活动中还穿插《进香舞》《花棍舞》《天灯舞》《进酒舞》等节目,精彩纷呈且风韵独特。据了解,目前,“唱哈”有30余种曲调,传唱的有《过桥风吹》《采茶摸螺歌》等风俗歌、生产劳动歌,表达京族人民祈求风调雨顺、渔业丰收、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。

京族哈节历经几百年的传承和演变,其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。近几年,“哈节+旅游”展现了京族哈节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,也吸引了中越两国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。哈节期间举行的踩高跷、耙螺等传统渔业体验,各种海鲜、风吹饼、水籺等美食展示,京族万人餐、中越足球友谊赛、全民健身游泳赛和中国-东盟青年摄影展等接轨当下的活动,让八方来客赞不绝口。

京族哈节凝结和传递着全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的历史记忆,架构文化交流渠道,推动民俗文化创新发展,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保护传承的深度融合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。

关键词:

    为你推荐

    宏华数科:上半年净利1.48亿元 同比增长20.07%

    宏华数科(688789)8月21日晚间公布半年报,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 60亿

    来源:证券时报·e公司 23-08-21

    圆通速递国际(06123.HK)上半年纯利跌11.89%至1.08亿港元

    格隆汇8月21日丨圆通速递国际(06123 HK)公布中期业绩,截至2023年6月30

    来源:格隆汇 23-08-21

    没人用还占空间 微软Win11系统将允许卸载更多内置软件

    快科技8月21日消息,不出意外的话,下个月Win11系统就要迎来Win1123H2

    来源:快科技 23-08-21

    云梦县廉洁征兵监督举报联系方式和监督员名单公示

    为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,有效维护广大应征青年的合法权益,进

    来源:腾讯网 23-08-21

    保亭为嬉水节推出多项便民举措 展现热情好客形象

    嬉水节是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一项民族特色节庆品牌,连日来,保亭各级

    来源:腾讯网 23-08-21
    返回顶部